「过犹不及」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知道的吧。字面上的意思是过了头的话,做多都会得不偿失。那么这个成语从哪个故事中来呢?
故事要从春秋时期说起。当时,宋国有个名叫枚乘的人,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学者。他曾在齐、楚、鲁、吴等国做官,后来回到了宋国,做了一名官员。枚乘闻名天下,传说他很能说会道,经常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处理政务。
一天,有人来告诉他,他们要收购一座钟。枚乘一听就知道肯定是遇到了骗子,但是他还是说:“如果收购一座钟,会得到很多好处,比如可以用来打动百姓、说明国家富强。”结果果然被骗了。
又过了一段时间,有人告诉他说,他们要买一张鞅(一种货币)。枚乘又想到了之前买钟的失败经历,这一次他便说:“买鞅的话,得到的好处无非是拥有很多鞅。但是,如果你只是为了打发时间,却不是为了将来拥有鞅作为收入来源,那就算了吧。”
这就是「过犹不及」这个成语的由来。枚乘一开始反应过于慢,没有及时识破骗局,结果被对方占了便宜。后来,他的反应变得过于快,过分警惕而忽视了实际情况,也没有得到预期的好处。
所以我们在生活中,要学会掌握一个度,凡事不能偏激、走极端。反之,如果过于犹豫不决,也是不可取的。